向普京致道歉信 土耳其為何在這個時刻服軟?
“我想說對不起。我們對俄遇難飛行員家人的傷痛感同身受……”27日,土耳其總統(tǒng)埃爾多安向俄總統(tǒng)普京致道歉信,讓世界輿論的目光紛紛從英國脫歐轉向俄土這對交惡半年的冤家。土耳其為何選擇此時就去年擊落俄戰(zhàn)機事件致歉?被俄方稱為“遲來的道歉”又能否讓俄土“友誼的小船”恢復如初?
土:內政外交低潮期
在致歉信事件之前,外界已經捕捉到土耳其向俄示好的些許信號。6月12日俄羅斯國慶日那天,普京和俄總理梅德韋杰夫分別收到埃爾多安和土耳其新任總理比納利·耶爾德勒姆的賀信,據路透社援引土耳其總統(tǒng)府消息人士的話稱,埃爾多安在信件中表達了與俄羅斯改善關系的期望。
向俄羅斯伸出橄欖枝的背后,是土耳其內外交困的現實處境。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名譽所長朱威烈表示,雖然在去年議會選舉中,埃爾多安的正發(fā)黨獲得多數票,保證了在政府中的統(tǒng)治地位,但土耳其的內政外交仍然面臨一系列困難——在內政方面,由于與埃爾多安在政治改革、難民及庫爾德等問題上存在分歧,前總理達武特奧盧宣布辭職,迫使埃爾多安不得不在與新權力班子的磨合上多花心思。而失去俄羅斯這個每年400多萬人口的旅游市場更讓土耳其經濟遭受重創(chuàng),潛在損失高達80億美元。更糟糕的是,直到目前土耳其都難以找到一個替代的能源供應方,以保證自身大量的天然氣需求。
外交領域的低潮則表現得更為明顯,在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反恐、促使美國對“伊斯蘭國”(IS)增強打擊力度之后,土耳其無論在軍事反恐還是日內瓦重啟敘利亞政治解決進程中均處于被動狀態(tài)。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和俄羅斯都支持敘利亞庫爾德民主聯盟黨,讓土耳其變成了“孤家寡人”。近日,土耳其與德國的關系也突然緊張,德國認定土耳其制造的亞美尼亞慘案為“種族滅絕”,土方作為回應召回了駐德大使。
俄:強大戰(zhàn)略忍耐力
而遭受美歐制裁的俄羅斯,則顯示出很強的戰(zhàn)略忍耐力,出牌淡定。無論是在同歐洲關系的改善上,還是在與美國加強打擊IS方面,合作都在增強。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對于俄羅斯可謂一大利好,它再也不用擔心與美國同為“反俄陣營”的英國在歐盟耳邊吹枕旁風了。敘利亞、伊拉克以及整個地區(qū)對費盧杰和拉卡的攻勢及其戰(zhàn)果,更提升了俄羅斯同西方外交斡旋的底氣,讓美國也不得不在敘利亞問題上采取務實姿態(tài),與俄羅斯加強合作。在俄與西方關系緩和、俄美合作反恐的背景下,土耳其卻游離在外,或許它自己都感到特別不合時宜。
另一方面,普京前腳參加上合組織塔什干峰會,后腳立馬趕赴中國,一天內同中方簽署三個重要聲明,實際上向世界傳遞了一個信號,就是俄羅斯難以被國際社會孤立。對此,土耳其不會視而不見。與土耳其一樣同為地區(qū)大國的伊朗目前正埋頭發(fā)展經濟,它的崛起將成定勢。對此,土耳其也不會視而不見。如果“俄土冰凍期”久拖不決,顯然對土耳其極為不利。“幸好埃爾多安意識到這個問題,還算及時。總之,俄土關系的轉折體現了當前國際關系的深刻變化,不僅包括大國關系,也包括地區(qū)大國關系,”朱威烈說。
上海社會科學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李立凡表示,俄羅斯9月即將舉行杜馬大選,統(tǒng)俄黨也需要聯合中東大國,不能再在中東樹敵,以便為其中東政策構建基礎,順應民意。而通過與土耳其恢復關系這張牌起到分化北約的效果,也在俄羅斯的考量范圍內。
和解源于實用主義
土耳其最近的“和解外交”舉動可謂頻頻。就在致信普京道歉之前,土耳其剛剛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常化,結束了因2010年以色列攔截赴巴勒斯坦加沙地帶援助船致10名土耳其人死亡后兩國長達6年的不睦。土耳其一連串舉動是否標志著“強人”埃爾多安外交政策的轉向?土以、土俄又能否“一笑泯千仇”?
朱威烈認為,與俄、以除怨修好并不意味著土耳其轉變外交政策的風向標,因為土耳其官方立場認為,改善土以關系,球在內塔尼亞胡手里,所以它還是在觀察以色列能否展現主動的姿態(tài)。法新社認為,埃爾多安是實用主義者,他在伊朗問題、能源需求方面需借重以色列。而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間的和解陷于停頓,以方承受的國際壓力日增,從而尋求與地區(qū)國家改善關系。這些令土以關系正常化突然有了實質意義。
李立凡表示,土耳其、埃及、以色列是“東地中海八國”中實力最強的三個國家,土以需要相互合作,以維系在這一聯盟中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俄裔猶太移民在以色列的勢力可與猶太裔美國移民在美國的作用相提并論。通過對以色列施加影響也能夠對俄土關系產生共振效應。本報記者 張全
上一篇:俄美再次嚴重對立 又一場惡戰(zhàn)正在敘利亞醞釀
- 意義非凡 外媒稱德國和波蘭建潛艇聯合指揮機構
- 土總統(tǒng)就擊落戰(zhàn)機向普京道歉:對不起
- 俄電磁軌道炮測試 距離進入太空還差一點
- 坑隊友!美空軍在敘作戰(zhàn)關鍵時刻拋棄盟友
- 美首次直接制裁金正恩 韓媒猜測朝鮮將再次核爆
- 達拉斯槍擊案嫌犯:我只想殺白人尤其是白人警察
- 多國專家政要:英國參與發(fā)動伊戰(zhàn) 應被追究責任
- 外媒稱美援敘武器充斥黑市:約旦情報人員發(fā)橫財
- 達拉斯襲警事件追蹤:槍手曾在武校訓練戰(zhàn)術動作
- 南蘇丹沖突雙方下令停火 維和人員堅守陣地
- 韓政府:同中俄就朝核合作和部署薩德并行不悖
- 薩德反導系統(tǒng)或將落戶韓南部地區(qū) 下周正式公布
- 奧巴馬下令向南蘇丹派兵保護美國人 配戰(zhàn)斗裝備
- 外媒:美國將提出與俄羅斯合作打擊極端分子
- 局勢仍未平息 土政變武裝沖入CNN土耳其演播室
